在山里出生的男人,小名就叫山生、水生、根生、春生。道理我都懂,可是为什么我的爸爸叫香香?桃花竹林掩人家作者:安生摄影:安生我问我爸,我爸起身就走:妈的我不想跟你讲!问我妈,她倒是兴致盎然:因为你奶奶四十多岁才有他,前面都是女孩,他是第一个男孩,太宝贝啦,就叫香香!后面就没那么珍贵了,你看你二叔就叫王二傻,三叔就叫王根生。可以说是很别致了。开满荠菜花、婆婆纳和油菜花的旧菜园和回头等我的小狗阿哥但我还是更喜欢他的大名:吉田。中二期给自己取笔名的时候,除了轻舞飞扬,第二个考虑的就是吉田生春草。吉田吉田,十亩之外,行与子逝。十亩之间,行与子还。多适合一生都来回在稻穗、油菜花、茶叶和板栗树之间的男人。用竹子拦着,免得油菜花勾人他是从粮食关侥幸活下来的那一代孩子,少年时期经历大集体,跟着大人们一起,乌泱泱一片下田耕地,乌泱泱一片上山种茶。忽然有一天,分田到户了,除了水利、良田和茶山,大家一穷二白。站在这边山坡上可以看到对面大集体时期的茶园被竹林和松柏围着一穷二白的吉田二十有五,光棍一个。黑的矮的丑的他看不上,但凡好看一点的,人家又瞧不上他家穷。可还是想要娶个顶好看的媳妇啊!扎着两条黑亮亮的大辫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盘正条顺的那种。被梦想支配的吉田来到村子山上的茶场,那儿有大片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种出来的茶园,这是九里最早的茶园,70年代私人也开始种茶,但毕竟没有公家的精细。认识这里的梨树多年离开之后,我们互相惦记茶场除了茶树,还有那时候派出去交流学习回来的炒茶师傅。吉田厚着脸皮给师傅打下手,除草修枝桠,白天采茶晚上烧火,渐渐也习得拿着茶把上锅。春天结束的时候,他背着小破包袱下山了。桃花开完梨花落,茶满山坡四五年后,炒茶本事越发溜的吉田终于娶到了顶好看的我妈了!我妈扎着两条黑亮亮的大辫子,大眼睛忽闪忽闪,干活爽快,手脚利索,九年后在门口捡到刚出生三天的我。我在小袄里裹着,怀里揣着一百块零钱和一首悲伤的诗,小脸皱巴巴的,看得我妈和姐姐心里发愁。我对着吉田嗷嗷地哭,全村的狗都叫起来了,吉田眉头一皱:“养!”一把屎一把尿的,转眼就养这么大了。我家冷酷的看茶小狗越大越烦人,我跟在吉田后面问:爸为什么你叫香香?比我的小名都好听。吉田说:妈的我不想跟你讲!恼羞成怒的吉田非常硬气,我只好问了些他比较擅长的问题来缓和一下。一只鸭拨动春水村子里每家都有小小的炒茶房,一口大铁锅倾斜着筑进锅台,平时放着杂物。我家那口茶锅已经快四十年了,春茶之际为了让锅清醒过来,吉田总会薅一把新生的苎麻叶洗锅。“爸你为什么不用抹布洗锅,非要用苎麻叶啊?”吉田说:茶叶太容易吸味,用其他的植物的叶子洗锅,都会留下比较重的味道,跟茶香融合,破坏了口感,何况抹布呢?只有新生的苎麻叶是最合适的。一只鹅巡视田野好吧我知道了,抹布一点都不春天。其实这一点我也注意过,跟茶直接接触的,除了苎麻叶,一般都是竹制品,采茶的竹篮、炒茶的茶把、烘茶的炕篮,都是竹子做的,这样才能尽可能保护茶叶的原香。刚冒出的芽头“现在外面那么多机器炒茶,又快又好,为什么咱们村子的都是手工?”吉田说:到底不一样的,机器太冷。添柴禾的时机,锅底的温度,甩条的手速,触摸茶的手感,这些都不一样,机器哪能懂?还得靠人。而且咱们只采春茶一季,机器一年只开一个月,其他时间都要抹上机油防锈,总觉得会有机油味,要不得。吉田炒茶妈妈烧火,火候要听吉田指挥,大了或小了他都会气呼呼。锅烧热后,用细竹枝扎的茶把快速翻挑,茶叶一遍遍飞起又落下,我从小就喜欢搬小板凳坐在旁边看,觉得这种行为有莫名的美。看着很乱,因为这是松鼠的茶叶没人照看偷茶籽的小家伙把茶籽遗落山涧长出的茶树总是很肥沃“铁锅的温度那么高,甩条的时候爸你的手不会烫吗?”吉田说:你小时候又不是没试过,烫得嗷嗷叫。所以才要快,这就是考验茶农手速的时候了。茶叶杀青后变软,而甩条是纯粹用手掌进行的,吉田会坐在铁锅前,一刻不停快速甩制,铁锅的温度有八十多度,手和锅亲密接触,这个过程会持续半小时左右。经验丰富技巧好的茶农,手速快,手感好,甩出来的条型根根细直不扭曲,清爽利落,很是好看。偶然一枝春来早“你们总让我先睡,我睡了之后,你们又忙到几点?”吉田说:四斤鲜茶能炒一斤干茶,你算算。清明前的茶小巧量少,你妈一天也采不出来几两,倒不会太晚。清明后茶叶密集一些,得分开炒,炒完后用炕篮烘干,照看那几盆炭火,翻动茶叶让它受热均匀,一不小心就会烤糊呢,等我忙完,你都快做完两个梦起夜了。梦中传来炒茶的声音,就是这样细细碎碎温温柔柔的,真实可感,仿佛茶香真的顺着呼吸轻轻飘进梦里来。松鼠把茶籽落在哪里,哪里就长出茶树这样难以在市面上买到的好茶,我想真诚推荐给你们。来自六七十年代的茶园,都是陡山坡,斜着向上。懂茶的人都知道,平地茶大多是近几年才种植和入行的,而山上的茶海拔高天气冷叶子长得慢,口感就好。春茶还没开采的时候从邻县过来偷采茶的人小时候虽然手脚灵活,但心眼粗,采完这一行茶叶,往上一行去的时候,一不小心脚踩滑,挎在胳膊上的茶篮就咕噜咕噜滚掉下去,好不容易采的那点茶叶散落一地,还得在妈妈严厉的目光中哭唧唧一点一点捡回去,很生山坡的气。四十多年手工炒茶技艺的老茶人。吉田从二十多岁学炒茶,现在都六十多了,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发起脾气来还是硬气地很,炒起茶来炉火纯青。清晨的雾落在桃花瓣上变成露水只采春茶一季。从清明前几天开始,有半个月时间。这时候信阳温度还冷,小虫都没出来,也没人打农药,绿色纯天然。如果有人买过那种叶片大叶梗很长的信阳毛尖,哪怕再便宜也不要喝了,这种茶连喝惯了春尾大叶的村里人都懒得采的。临水的人家和小菜圃里除草的主人炒茶的照片要等到清明我回家才能拍了,目前的图片都是上周回老家时拍摄。抟物馆现在进行春茶预售,数量有限哦。明前信阳毛尖预售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7065.html |